訪談人: 左宜恩

受訪者: 張尊禎 (曾任旅遊雜誌記者、主編 )

時間:2020年 10月15日(星期四)

地點: 捷運士林站旁的星巴克(中正路239號)

10月15日USR團隊與張尊禎老師相約口訪,張老師是士林天母在地人,對於天母地區的變化有很深的感觸。張老師回憶小時候,父親做木工,母親開理髮店,在德行那邊租房子住,是那種像是日式老房子的一層樓平房,一樓作店面,中間在隔一個閣樓居住,以前他都稱那個為黑樓梯(台語),很狹窄,記憶猶新。當時忠誠路、士東路都還很小條,都是爛泥巴路,就如同蘭雅爛泥巴的舊路名由來一樣,那時周圍都是到稻田,跟現在的天母完全不一樣。是後來隨著高島屋、sogo逐漸的出現,天母才慢慢發展成後來的如此熱鬧。

由於父親很虔誠,凡事都會擲茭問神明,例如當初會搬到士林住,也是問過神明後所做的選擇,除此之外家裡有拜土地公、關聖帝君、三太子,除了安太歲時會去三玉宮,平常一般都是在自家拜拜,另外小時候會去拜芝山岩下的石頭公,因為以前小孩不好養,所以去會去祈求讓小孩能健康長大。張老師也提到天母的宗教活動,除了4月20幾號的迎媽祖之外,還有一個當地特有的活動鬧土地公,每逢元宵節的時候當地就會舉辦鬧土地公活動,家家戶戶都會出來拜拜參與,很多鞭炮,非常的熱鬧,僅次於過年的熱鬧。

最後則講到會研究糕餅,主要是因為SARS那時出版社受到影響,所以就自願停下編輯的工作,跑去寫書《台灣老字號》,寫著寫著就開始對老店、傳統糕餅產生興趣,便以此為契機去報考研究所,這也就是後來會走上研究糕餅之路的原因。

(文圖/人社院USR計畫)


口述歷史訪談張尊禎老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