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頂上的剪黏天地-廟宇剪黏傳統技藝特展」網路慢遊版

12/5(一)-12/16(五),「廟頂上的剪黏天地-廟宇剪黏傳統技藝特展」就在東吳大學第二教研大樓一樓

沒辦法來的您覺得可惜嗎?我們將展覽搬至網路上,讓您慢慢欣賞~

策展單位: 東吳大學USR計畫

東吳大學USR計畫「前世與今生—再現士林昔日百年風華」,認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的精神,將大學中所學知識以及校園人才,用於在地社區,回饋在地。遂以士林地區為行動場域,蒐集在地文史資料、生態地景、地方特色等,並規劃相關走讀路線與培育導覽人才,期待能將這些士林文化傳遞給更多有興趣的人以及身在士林的東吳學子們。 計畫團隊在場域深耕的過程中發現,許多在地的歷史記憶與傳統文化正迅速的流失當中,數次走訪士林三大廟「神農宮」、「惠濟宮」、「慈諴宮」,也適逢廟宇整修的時機,讓計畫成員可以在施工現場中近距離的觀賞到那些平時在屋頂上的剪黏藝術。剪黏藝術是廟宇建築中不可或缺的一塊,從廟頂上的飛龍鳳凰、屋簷邊的交趾陶再到廟門旁的龍虎堵,都是匠師聚精會神後的傑作,但平時去廟裡拜拜時,人們往往只在意祭祀的神明與所求的願望,忽略了周邊這些美麗的作品,在工業進步的發展下,剪黏藝品可用模具大量生產,傳統技藝也因此受到挑戰與凋零,為了實踐本計畫對於文史保存的願景,不讓剪黏技藝失傳,邀請到陳威豪司阜策展,將平時嵌於廟頂或牆上的剪黏作品移至同學的眼前,讓大家可以用最近的距離以及自己滿意的角度來看見剪黏,我們也相信如果同學們可以藉由這次的展覽認識剪黏,就更有機會實踐與推廣剪黏,進而讓文化資產繼續保存下去。


策展人:陳威豪 司阜

郭天來派第四代剪黏司阜,師承父親陳篡地司阜,現為永豐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專長為剪黏、泥塑、交趾陶、傳統廟宇文化、剪黏藝術賞析等。從小跟隨父親走遍南北廟宇剪黏施工現場,耳濡目然,輔以父親口述之歷練及剪黏技藝精髓,一步一步培養出傳統剪黏工藝之技藝與鑑賞能力。大學畢業後從事國際貿易工作,遊歷許多國家,有感於自身傳統文化之珍貴,也心繫父親為傳統工藝付出之辛勞,毅然決然返回故鄉傳承剪黏技藝,跟隨父親身邊,參與各項古蹟修護工程,並輔以自身之學經歷,將剪黏藝術之內涵及賞析,系統化整理,並以台語、華語、英語三種不同語言,推廣至各年齡層、不同國籍之對象,期許能讓更多人從認識,到理解,進而珍惜並協力推廣傳統剪黏文化。

郭天來派剪黏技藝傳承

郭天來→郭秋福→陳篡地→陳威豪

實作與推廣經歷

古蹟修護

高雄市市定古蹟 旗津天后宮 玻璃剪黏修護

新北市歷史建築 五股守讓堂 交趾陶仿古製作、屋脊剪黏修護

社區意象

芬園嘉興社區  剪黏意象設計與製作

芬園舊社社區  泥塑意象設計與製作

師資培訓

彰化市石牌社區 傳統廟宇建築文化與玻璃剪黏實作師資培訓講師

講座

彰化市彰化女中 傳統廟宇建築文化與剪黏技藝賞析

彰化市彰化女中 剪黏實作課程

彰化市忠孝國小 傳統廟宇建築文化與剪黏技藝賞析

彰化市忠孝國小美術班 剪黏實作課程

彰化縣二林鎮華崙社區 剪黏實作課程

台北市林語堂故居 剪黏賞析及實作課程

展覽

彰化縣文化局展覽:廟頂上的耀眼人生-陳篡地回顧展 策展人

紀錄片

彰化縣文化局:陳篡地生命史紀錄片 策劃人


簡介

剪黏技藝是傳統建築中非常重要的技藝,廣義的剪黏涵蓋三項技藝,剪黏、泥塑以及交趾陶。大至廟宇與古厝的屋頂主視覺,小至室內壁堵及樑柱上的裝飾,都能看到剪黏技藝的展現。陳威豪司阜的剪黏技藝師承郭天來派第一代剪黏藝師郭天來,第二代郭秋福,第三代陳篡地,身為第四代傳人,多年以來一直致力於剪黏技藝的推廣與傳承,期許能將先人的技藝結晶與對傳統工藝的熱忱,代代相傳,讓更多人從認識剪黏,到懂得欣賞剪黏,進而理解剪黏技藝保存的重要性。感恩各代司傅的用心保存,讓威豪司阜於這三項技藝均得到正統的傳授,希望能把這分幸運化作動力,讓司傅們的精神與心血結晶,永續傳承。

《武將帶騎》交趾陶 2003
《武將帶騎》剪黏 1980
《龍柱》泥塑 /陳威豪 司阜 提供
《三川脊剪黏》剪黏 /陳威豪 司阜 提供
《關公》交趾陶 /陳威豪 司阜 提供

泥塑

泥塑傳統稱為「堆灰」,為使用白灰泥塑型而成的立體雕塑,現多採用水泥為素材,使用之工具為灰匙子,傳統以銅條作為骨架,現代多使用不鏽鋼,逐層堆疊至最表層,再以銅針及小號之灰匙子形塑出細節,常使用於傳統廟宇建築之龍柱、鳳柱、龍虎堵、殿龍之上,因所有細節皆以水泥形塑而成,故需要非常深厚的塑形技巧與經驗,篡地與威豪司阜父子倆的泥塑作品非常重視動態時,肌肉紋理之變化以及剛柔之間細節的展現,創造出一幅幅栩栩如生之泥塑作品。

《泥塑工具》
《殿龍》泥塑 /陳威豪 司阜 提供
《龍堵》泥塑 /陳威豪 司阜 提供

剪黏

以金屬鉗將瓷片「剪」成所需之形狀,再將瓷片鉗「黏」於胚體表面,以不鏽鋼絲為骨架,再以白灰逐層塑形,於最後一層嵌入瓷片或玻璃片裝飾,剪黏所使用之素材依年代演進分為碗片剪黏、玻璃剪黏及現代淋搪剪黏,傳統剪黏之技法分為留灰縫與不見灰,威豪司阜所承傳之剪黏技法為留灰縫之形式,於各瓷片間預留一定距離之白灰縫,特色為遠距離觀看剪黏作品時,能增加作品之立體感,因瓷片完整鉗黏於白灰泥中,更能增加作品之耐久度,使作品經久依然保持完整。

《武將帶騎》剪黏 1980
《士兵》剪黏 1980
《剪黏工具》
《剪黏材料》
《牌頭人物堵》剪黏 /陳威豪 司阜 提供
《孔雀》剪黏 /陳威豪 司阜 提供
《雙龍拱財子壽》剪黏 /陳威豪 司阜 提供
《仙女駕飛鳳》剪黏 /陳威豪 司阜 提供

交趾陶

交趾陶常見於傳統建築之水車堵人物以及花鳥,以陶土為主要材質,使用雙手捏塑出細節,陶土依各家所需,會以不同產地之陶土,依一定比例混合出獨特的專用配方。傳統交趾陶,為低溫軟陶,於廟埕現場手工造窯,使用柴火燒製,作品有古樸的質感,但因燒製溫度不高,表面較易受日曬雨淋影響,保存不易。其後發展為白磁釉上彩時期,先將作品上一層白釉高溫燒製,再以釉上彩之方式進行二次低溫燒製,作品之釉色富含層次感,兼具傳統交趾陶之特色及耐候易保存之特性。

《關羽文武盔》交趾陶 2005
《文財神》交趾陶 1982
《鳳首》交趾陶 1999
《諸葛孔明》交趾陶 /陳威豪 司阜 提供
《文財神》剪黏 /陳威豪 司阜 提供
《士兵》剪黏 /陳威豪 司阜 提供

年度事蹟

永豐文化有限公司歷年古蹟修復作品

陳篡地司阜與陳威豪司阜施作

1992年 「第三級古蹟彰化永靖餘三館屋頂剪黏翻修,人物堵與脊堵交趾陶翻修工程。」

1995年 「台中市市定古蹟南區城隍廟屋頂剪黏翻修,水車堵交趾陶翻修工程。」

1996年 「國定古蹟彰化市聖王廟威惠宮屋頂剪黏翻修工程。」

1998年 「第三級古蹟南投藍田書院屋頂剪黏翻修工程。」

2000年 「國定古蹟台南台灣府城隍廟屋頂剪黏翻修工程。」

2002年 「第三級古蹟彰化鹿港興安宮屋頂剪黏及泥塑翻修工程。」

2003年 「彰化縣縣定古蹟鹿港古風樓水車堵交趾陶,泥塑翻修工程。」

2003年「第三級古蹟南投集集明新書院屋頂剪黏修復工程。」

2005年「第三級古蹟鹿港文武廟屋頂剪黏及泥塑翻修工程。」

2006年「第三級古蹟彰化二水安德宮屋頂剪黏翻修及部分原有剪黏修復工程(現置於殿內展覽)。」

2015年「高雄市市定古蹟瀰濃東門樓剪黏修復工程。」

2015年「高雄市歷史建築美濃廣善堂屋頂剪黏修復工程。」
2019年  新唐人電視台採訪報導。

2019年「彰顯 百工技藝素人第三輯採訪收錄。ISBN 978-957-43-6544-9」。

2020年「新北市歷史建築五股守讓堂剪黏及交趾陶翻修工程。」

2020年「高雄市市定古蹟旗後天后宮修復工程」。

2020年 彰化縣無形文化資產-剪黏技術保存者認證。

廟頂上的剪黏天地-廟宇剪黏傳統技藝特展(網路漫遊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