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黃顯宗教授於民國九十七年起,行腳走遍外雙溪流域,用鏡頭、用文字,記錄全流域的環境與生態的變化,近年獲得人文社會院的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與校內數位教材製作計畫的補助,終於完成六十餘集影片,並配以學生感情豐富的旁白,現在全數公開於Youtube影音平台🎞,彰顯本校自從在外雙溪復校以來對於社區服務的成果。
👉更多詳細內容也可以參閱『從外雙溪看世界』部落格:http://blog.udn.com/wonghc70/article
前導影片:
附檔:外雙溪全流域環境變遷影集目錄,下列圖片及標題皆可超連結至對應的Youtube影片作觀賞❗🎥
洲美地區
3-0 外雙溪流域的影像記事
本短片前導介紹本系列外雙溪環境與生態變遷的影集。從基隆河與外雙溪截彎取直、士林的發展開始,再介紹山區平等里的發展,最後介紹洲美的變遷與外來種的影響等。歡迎賜教,做後續修訂參考。
3-1 外雙溪出水口
士林的發展,基隆河截彎取直與出水口的改變影響很大,本項目介紹外雙溪新舊出水口與附近的環境。歡迎賜教,作為修訂的參考。
3-2 洲美五分港溪
外雙溪進入洲美,稱為五分港溪,現在由於外雙溪水水口的改變,已經成為一條廢河道。這裡介紹五分港溪的環境與生態。歡迎賜教,作為修訂的參考。
3-3 洲美春耕忙
洲美原來是農田區,這裡記錄洲美春耕的情形。
3-4 洲美稻熟了
洲美原本是農田區,這裡記錄了洲美水稻收成的情形,裡面黃頭鷺可歡喜了!
3-5 洲美十年
因為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的設立,外雙溪下游的洲美面臨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鄰居,這裡是觀察十年的紀錄,過去幾乎每年都帶學生到洲美訪視,記錄洲美的變化脈絡。這裡僅是個人的觀點與記錄,敬請賜教,作為修訂的參考。
3-6 三月底洲美行
2018年與修課學生一同參訪洲美的記錄
3-7 洲美來去2019
這是東吳大學通識課「外雙溪環境與生態的變遷」戶外訪視活動之一,參訪洲美。
士林鬧區與發展歷史
4-1 士林的新街與舊街
漳州人開墾士林的時候,先在神農宮前的前街形成街市,這附近就稱為舊街,在咸豐年間械鬥後遭焚燬,然後仕紳合力在目前士林夜市處再造方正的新街。本影音檔案就是參考芝蘭街三百年與士林大事紀等文獻,親自走訪整理的記錄。敬請賜正,作為修正參考。
4-2 士林的記憶
本集走訪士林鬧區附近值得懷念的景點,具有歷史的意義,如芝山岩學堂、士林役場、士林紙廠、古老電影院等處。歡迎賜教,好作為修正參考。
4-3 歲月芝山岩
本集記錄了士林芝山岩的地質、化石、植物與古人類活動的遺跡。歡迎賜教,作為修正參考。
4-4 辛酸芝山岩
芝山岩是士林移民掙扎歷史的縮影,本集記錄了芝山岩移民的活動遺跡,如各處隘門、觀稼亭、同歸所、漢和衝突、古墓碑、惠濟宮、懷古園等處。歡迎賜教,作為修正參考。
4-5 圓山水神社
日據時代,從草山(陽明山)取水,建立第二條自來水系統,儲水池就在圓山。本集介紹已經沒有在使用的自來水設施,怵目驚心的是山後長滿外來種小花蔓澤蘭。歡迎指正,作為後續修正參考。
4-6 福德洋圳上集
自從康熙42(1703)年起,大量漳州移民到士林開墾,士林這一帶遂變成大片水田,稱為福德洋,需要大量灌溉水源,於是吳氏等人集資開福德洋圳,從外雙溪上游取水,取水口在今天外雙溪東吳大學校園旁。到了雙溪公園旁,再分為北幹線與南幹線。本集介紹出水口與北幹線。歡迎指正,作為後續修訂參考。
4-7 福德洋圳下集
繼上集介紹福德洋圳取水口與北幹線後,本集介紹福德洋圳的南幹線,該水圳從雙溪公園處分支,南幹線流過士林官邸正門,再彎到中山北路台電公司後方,過了中山北路後,可能連接上小運河至匯入到基隆河內灣河道,該河道已經在截彎取直時填為基河路了。歡迎指正,作為後續修訂參考。
4-8 外雙溪河濱公園上集
自從外雙溪在民國五十年代截彎取直後,河濱公園變成為社區居民的活動場所,下游的水質正在緩慢地改善中。分成兩集來介紹從復興橋至雙溪橋的河濱公園。本集先介紹復興橋至福林橋兩岸的河濱公園。敬請賜教,作為修正參考。
4-9 外雙溪河濱公園下集
本集介紹外雙溪下游的河濱公園,從福林橋至承德路雙溪橋段,這一區域從最熱鬧古老的士林橋至河面寬廣的雙溪橋。歡迎賜教,作為修正參考。2’26″處,旁白說道「和尚橋」是誤植,這裡應該是座便橋,在「外雙溪河濱公園上集」裡說明在福林國小通往 芝山岩附近才是和尚橋。
4-10 外雙溪萬里追媒上集
臺灣北部曾經盛產煤礦,清朝已經開始開採,以日據時代最盛。外雙溪、內湖、汐止一帶都有煤礦開採。感謝「放羊的狼」張偉郎先生帶領,分別記錄了外雙溪多處煤礦遺跡:福德煤礦、天惠煤礦、明山煤礦等。敬請指正,作為後續修正參考。
4-11 外雙溪萬里追媒下集
探訪過外雙溪的煤礦:天惠煤礦、福德煤礦、明山煤礦後,繼續越過風櫃嘴,到萬里去探訪更完整的煤礦遺跡-萬里三坑。在訪視明山煤礦途中,得遇民國五十年代在此採煤的老礦工,本集附上老礦工與煤礦達人「放羊的狼」張偉郎先生的解說。歡迎指正,好作為修正參考。
4-12 回歸平民的士林官邸
隨著蔣家的沒落,士林官邸蛻變為平民的公園,每天南腔北調,許多大陸遊客光顧。本集簡單介紹士林官邸,一些前侍從人員居住的房舍,也是歷史的一部份,可惜沒有做適當的維護,任其殘破。本集由零薇撰稿配音。請不吝賜正,作為後續修正參考。
4-13 志成公園與福林公園
這是士林官邸旁的社區公園,位在中正路兩側,志成公園以梅花著名,福林公園為石藝公園,有李科永圖書館與地下停車場,從前靠中山北路一角曾是紡織廠。敬請賜教,作為修正參考。
4-14 大家一起去芝山岩
這是東吳大學通識課「外雙溪環境與生態的變遷」,戶外訪視活動之一,2020年全班去拜訪芝山岩,走路來回,記錄了行程。同學們事後做了訪視報告,與相關議題的分組討論。感謝同學幫忙配音。
4-15 大家一起去看福德洋圳
通識課「外雙溪環境與生態的變遷」會安排幾次戶外訪視活動,本108學年度安排訪視了芝山岩,本次的福德洋圳,第三次故宮一帶。福德洋圳訪視剛好遇到陰天,故借用一些過去檔案,呈現完整俯視的經過。因為福德洋圳北幹線過了福林路後,都成為暗溝,本次只看了大部分南幹線部分。是時,在東吳大學旁的取水口,正在做邊坡的維修,以後取水口勢必改動了本來古蹟的面目。歡迎賜教,作為修訂參考。
4-16 劍南山煤礦首發團
在臺灣新冠疫情爆發前,我們的通識課「外雙溪環境與生態的變遷」完成了參訪士林煤礦遺跡的戶外學習活動。我們一行在故宮對面的創價學會出發,途經婆婆橋、婆婆橋步道、李珠女士紀念碑、圓明庵石碑、福德煤礦坑口,並遙望在外雙溪邊的天惠煤礦坑口。全程約兩小時。
4-17 福德洋圳源頭之謎
福德洋圳在乾隆元年(1736年)開鑿,灌溉士林平原近三百年。根據1898年的老地圖記載源頭出自故宮博物院對面婆婆橋上方,此後許多老地圖,還有1940年代美軍的臺灣地形圖都以1898年地圖為依據,不過根據1919年實際丈量而得的地籍圖,顯然從婆婆橋水圳至東吳大學旁並無水圳廊道,代表許多老地圖有誤,或者1898-1919年之間發生過極大的天災,改變了原有的地形,這需要更多的證明。
4-18 福德洋圳還活在洲美
福德洋圳開鑿於乾隆元年,從外雙溪取水,灌溉士林與洲美的農田,自從基隆河與外雙溪河道截彎取直後,取自外雙溪的溪水已經不再進入洲美了。後來從地籍圖、航照圖與今日地形對照,發現福德洋圳最後一程還活在洲美,依然灌溉著北投焚化廠旁的水稻田。歡迎賜教。
4-19 古圳流進福德洋上集
蒐集實際丈量過的古老地籍圖與各年代的航照圖,重新檢視福德洋圳的流向,配合現在的地貌。這是開鑿於乾隆元年(1736年),灌溉士林近三百年的福德洋圳接近真實的流向,本集介紹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園旁的取水口,至雙溪公園,至洲美的北幹線。歡迎賜教。
4-20 古圳流進福德洋下集
這是蒐集古老地籍圖、航照圖與現場的資訊後,整理出詳細福德洋圳流向,這裡介紹從泰北高中至士林新街的水圳流向,包括護衛新街兩條小運河,山仔腳圳與福德圳。歡迎賜教。
4-21 追尋士林水源地
從民國57年(1968年)的士林鎮誌瞭解古老的士林市區,所使用的飲用水源在外雙溪,在故宮現址旁邊。追蹤現場後,發現現址非常符合士林鎮誌的文字描述。不過,現在這個古老的水源已經恢復為附近旱田的灌溉用水了。感謝八芝蘭臉書社團的提示。
外雙溪精華地
5-1 外雙溪精華地上集
外雙溪至善路一二段,有東吳大學、中影文化城、故宮博物院等設施,從前是農業用地,現在是文教區。這個區域的介紹分成三集,本集介紹故宮與附近的設施與環境。歡迎指教,作為修正參考。
5-2 外雙溪精華地中集
外雙溪至善路一二段分成三集介紹,本集介紹中影文化城、對面的大樓、望星橋邊的別墅群以及仰德大道旁的小山城與附近的雙溪公園、至善公園、唐詩小公園等處。歡迎指教,作為修正參考。
5-3 外雙溪精華地下集
外雙溪至善路一二段分成三集介紹,上集介紹故宮博物院一帶,中集介紹中影文化城及對面的環境,本集介紹東吳大學前的東吳綠地以及妙侊寺一帶的環境,歡迎賜教,作為修正參考。
5-4 漫步文間山
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園背枕文間山,而山上有親山步道,本集就是介紹從自強橋頭出發,繞過後山,從校園中央陡峭的山坡走回校園。歡迎指教,作為修正參考。
5-5 劍南路上好風光
劍南路從外雙溪至內湖捷運劍南站,週末是健行、單車等活動的地方,有多間寺廟,還有鄭成功廟,可以說是靜修的好所在。歡迎賜教,作為修正參考。
5-6 雙溪公園與大王蓮
在外雙溪至善路口的雙溪公園,在民國六十年代初才建造的公園,原來是旅遊景點之一,同時作為電視電影的場景,後來不收門票,成為鄰里的社區公園。歡迎指教,作為修正參考。
5-7 輕鬆逛至善公園
至善公園是在雙溪公園對面的社區公園,有多株猢猻木與第倫桃樹,有一座從台北市中心移來的吳稚暉銅像,是社區活動的公園。本來已經完成的影音檔,這兩年從新整修過,又加入了新改變的地方,可以兩相對照。歡迎賜教,作為修正參考。
5-8 至善園全紀錄
在故宮博物院東北側的一座中式園林,仿宋的建築,有迴廊、亭台、水榭,池中養著錦鯉、天鵝,冬日有白梅開放,建物多掛著古代名人楹聯。這典雅的中式文人風情,台灣已經很難看到了。歡迎賜教,作為修正參考。
5-9 台北市原住民公園與落羽松
在故宮博物院至德園旁的原住民公園,是台北市第一座原住民文化公園,有些原住民圖騰與裝飾,有十三座原住民族的石碑,後方有小池塘,旁邊衛理的學生們稱之為「忘憂湖」,湖邊近年種植了落羽松,冬日天氣好可以欣賞到金黃色的落羽松美景。歡迎賜教,作為修正參考。
5-10 故宮一線遊
這是東吳大學通識課「外雙溪環境與生態的變遷」戶外教學活動,從東吳外雙溪校園後門出發,經過至德園、故宮、擇善居、外雙溪公園、原住民公園等處。這是2018年的活動紀錄。
5-11 劍南山上開墾遺跡
自從漳州府為主的漢人來士林開墾後,很多就開墾出無數良田,少數人側身與平等里與其他山區。最近認識了羅與魏兩位先生,感謝他們帶領,得以發現在外雙溪劍南山(鄭成功廟與許多寺院所在地)存在著被遺忘的開墾遺跡,有好些梯田、房舍與古墓遺跡,看來在日據時代之前已經廢棄了。可知先民生活之不易。
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園
6-1 東吳,我的家
我在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園生活了快四十年,在離開的前夕,製作了這則影音檔案,文本參考前幾年為校友所寫的校園回憶,並加入了新的影像,作為校園生活的感想,也作為通識課「外雙溪環境與生態的變遷」影音教材之一。歡迎賜教。本版本經過多位師長建議,做了些修訂。
6-2 東吳的自然環境與野草閒花
本集介紹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園的環境,與一些本地生長的野草閒花。歡迎賜教,作為後續修正。
6-3 東吳的花與果
本集介紹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園中人為種植的花卉植物,還有校園與鄰居的果樹與鮮豔的果子,時有變動,例如琵琶就少見了。
6-4 猛龍過江禍害東吳
本集介紹校園中造成禍害的外來種,有些年代久遠,已經本土化,有些是近年引進者,當然大多數是無意識地進入校園造成禍害,其中綠色之癌的小花蔓澤蘭,從溪邊起,已經包圍整個校園,連市定古蹟的王寵惠墓園都被這種毒草包圍著。原本剪了一小段「猛龍過江」介紹短片,因為版權的問題,本修正版中,去掉這小段影片,改用一張影片廣告替代。歡迎賜教,作為修正參考。
6-5 樹不可以亂種
本集介紹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園的喬木,多年觀察,發現沒有深切考慮下所造成的浪費,影響校園景觀的營造。當然,有一些是事後諸葛。歡迎賜教,作為修正參考。
6-6 東吳校園的小精靈-蕈類
本集介紹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園為主的蕈類,有草地生的,枯木生的,特別是潮濕的季節,蕈類有大有小,神出鬼末。可惜校園很勤快地把枯枝清除,一方面五色鳥找不到啄洞的地方,木生蕈類也找不到生長的地方呢!歡迎賜教,作為修正參考。
6-7 小小鳥出生在東吳
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園雖小,生態豐富,本集介紹綠繡眼、烏秋、藍鵲與五色鳥在校園育兒的經過,這是很好的生態教育,也是生命的教育。歡迎賜教,作為修正參考。
6-8 東吳烏秋成長記事
本集連續記錄了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園烏秋成長的故事,本來一巢四隻小雛鳥出生了,後來一隻一隻地消失,又遭逢暴雨侵襲,水淹東吳校園,幸好一隻雛鳥活了下來,在東吳畢業典禮當天離巢了。影片雖長,但是很有故事性,好一則生命教育。歡迎賜教,作為修正參考。
6-9 藍鵲育雛,行人小心
今年四月中旬,臺灣藍鵲又一次在東吳校園內築巢育雛。本集記錄了從孵蛋到小藍鵲離巢學飛到完全離去整個過程,有趣的是錄到四親鳥同框、大雨中三親鳥護雛、獵食青蛇與蟾蜍、從四面攻擊攝影人的過程。這是一則完整的生命教育素材。
6-10 黑冠麻鷺喜歡東吳
2020年夏天,繼兩巢臺灣藍鵲在外雙溪東吳大學校園往教職宿舍區路上孕育九隻小藍鵲,黑冠麻鷺也在楓香樹的高枝上築巢孵蛋,看到孵化三隻雛鳥後,在第44天,小黑冠麻鷺才完全離巢生活。本集影片全程記錄動作緩慢幽雅的黑冠麻鷺孵化與成長過程。不像臺灣藍鵲,黑冠麻鷺不會攻擊路人,只是排泄直接灑在馬路上。後面幾天,清晰地聽到小黑冠麻鷺的叫聲。
內雙溪丘陵段
7-1 聖人瀑布與天溪園
這一集介紹內雙溪聖人瀑布與附近的天溪園,從前這裡是私人經營的園地,現在這兩處都納入到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聖人瀑布更是民國五六十年代武俠片常用的場景,後來因為落石傷人,已經封閉,但是阻斷不了好奇的民眾,建議建置棧道,做有限度的開放。歡迎賜正,作為修正參考。
7-2 楓林橋與附近景色
本集介紹楓林橋與附近的景點,內雙溪過了聖人橋後的景點,包括楓林橋上下游、溪山國小、對面的親水環境、大溪瀑、與附近的普宜苑,楓林橋是自行車登山聖地。歡迎賜教,作為修正參考。
7-3 碧溪橋與神秘角落
本集介紹內雙溪過了溪山國小後,經過一片綠竹林,來到碧溪橋,碧溪橋下方是遊人戲水釣魚的好地方,再往下走,在獅頭山腳下有三大塊巨石,分別刻上藏文的佛號,頗神秘,不知道是哪所藏傳寺院或團體所為。歡迎賜正,作為修正參考。
7-4 內雙溪自然中心與油桐花
碧溪產業道路連貫內雙溪至內湖碧山巖,過了碧溪橋沒多久有一座天然的植物園地,原來種植了許多藥用植物與有毒植物,市政府委託經營,現在改稱自然中心,四時有不同的植物花卉,免費入園。再沿著碧溪產業道路走,五月間,沒多遠就可以看到樹林中有好些油桐花,這裡的油桐花不夠密集,沒有成為賞桐花的知名景點。歡迎賜教,好作為修正參考。
7-5 外雙溪水庫與釣蝦街
內雙溪過了碧溪橋後,流入到外雙溪水庫,裡面有淨水設施,水管輸送到外雙溪精華地,東吳大學就是使用內雙溪的溪水。水庫過後,就是翠山莊與釣蝦街,水質好,停車便利,所以這裡釣蝦是很有特色的產業聚落,可惜因為地目的關係,沒有正式的合法經營。歡迎賜教,作為修正參考。
7-6 內雙溪看見菁礐溪
這是東吳大學「外雙溪環境與生態的變遷」通識課的戶外學習活動,從碧溪橋走到釣蝦街,釣蝦街就是內雙溪與菁礐溪交會的地方,往下游走就稱為外雙溪了。因為需要租用公車來回,舉辦不易。
7-7 從中央社區到至善國中
本集介紹外雙溪流過釣蝦街後,經過中央社區、大經橋、劍南橋,到至善國中,過了至善國中後,外雙溪便分叉了,在婆婆橋上方才匯合,分叉的地方是溪中島,有許多別墅,包括張大千故居的摩耶精舍。歡迎賜教,作為後續修正參考。
內雙溪源頭段
8-1 外雙溪上游的地質
本集介紹聖人瀑布上方的車登腳橋與上游的環境,這裡內雙溪進入到陡峭的山區源頭段,內雙溪的源頭在擎天崗,地質介乎火山岩至砂岩,是臺灣很特色的地質觀察場所。歡迎賜教,作為後續修正參考。
8-2 內雙溪水梯田
本集介紹車登腳橋附近的水梯田,梯田雖然小,但先民在山腰上構築了窄小的梯田,四季有著不同的色調。最後回到車登腳橋。歡迎賜教,作為後續修改參考。
8-3 車登腳橋與附近景色
車登腳橋是內雙溪聖人瀑布上方的一座小橋樑,橋樑底下是大片砂岩,水流刨出水道,上游還有小溪瀑,附近農家每天聽瀑,享受芬多精呢!歡迎賜教,作為後續修正參考。
8-4 坪頂古圳與張賴古厝
內雙溪山上有三條古圳,引水穿山,灌溉平等里幾十公頃的農田,坪頂古圳又稱坪頂舊圳,是最古老的一條,也是平等里的水源重地。在坪頂古圳與新圳之間,有一間百年古厝,在艱難的環境中生活,進出不便。歡迎賜教,作為後續修正參考。
8-5 坪頂新圳與內雙溪楓紅
內雙溪山上有三條古圳,皆為活用中的古蹟,本集介紹坪頂新圳,內雙溪這三條古圳附近有好些冬日會生紅葉,或落葉的楓樹、槭樹,賞楓最佳地點
在坪頂新圳取水口附近。歡迎賜教,好作為修正參考。
8-6 走頭走尾登峰圳
三條坪頂古圳中,登峰圳是最年輕的,在日據時代開鑿,從內雙溪東北側開始取水,匯入到內雙溪,然後再往平等里流去,是三條古圳中最長的,附近是頂山聚落,萬山煤礦坑口也在附近。歡迎賜教,好作為修訂參考。
8-7 登峰圳上的頂山聚落
在內雙溪山上還有頂山聚落幾戶人家,這裡有水田有旱田,都在山坡上,登峰圳在這裡經過,流向內雙溪的取水口。本集介紹頂山聚落,歡迎賜教,作為修訂參考。
菁礐溪流域
9-1 涓絲瀑布與菁礐溪上游
外雙溪由內雙溪與菁礐溪組成,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涓絲瀑布就在菁礐溪的上游,那裡有山豬湖水圳,菁礐溪上游好幾個地點經過整治,呈現不同的面貌,可惜部分整治的地方成為私人收門票的場所。歡迎賜教,作為後續修正參考。
9-2 四古圳之尾崙水圳
內雙溪有三條古圳,平等里菁礐溪也有尾崙圳,又稱金合興圳,從平等里引水,至仰德大道,在陡峭的山頭走過,經過半嶺、釣蝦街、莊頂路別墅群上方。歡迎賜教,作為後續修正參考。
9-3 儷人瀑布與百年古圳
外雙溪流域有臺灣百大瀑布之聖人瀑布與儷人瀑布,儷人瀑布位在菁礐溪半嶺附近,原來有步道可從川瀨會館抵達,無奈川瀨會館被財團購買後,完全封鎖起來,只能從半嶺摸索到瀑布附近瞧瞧。半嶺上也有一條百年古圳,通往儷人瀑布上游處。歡迎賜教,作為修正參考。
9-4 菁礐溪下游與大梯田
菁礐溪流過儷人瀑布與川瀨後,來到從前的明德樂園,後來的會館,現在陷入財團手中,圍起來成為秘密花園,阻斷民眾親近菁礐溪的機會。這裡尚有大片梯田,梯田上方就是尾崙山與尾崙水圳。過後,菁礐溪在內雙溪二橋處與內雙溪匯合,往下游則稱為外雙溪了。歡迎賜教,作為後續修正參考。
9-5 百年古圳步道續篇
從內雙溪釣蝦街的頂頭左轉上山去平等里,半途經過半嶺,這裡可以去探視儷人瀑布,上方有百年水圳,水圳路的步道一直延伸至菁礐溪,四月份才整建完成。這段步道繞著山崖走,多處半凌空,盡頭便是儷人瀑布的上方。
平等里
10-1 平等里與登峰圳
平等里古稱坪頂,海拔約四百公尺,有幾十公頃丘陵地農田,約有五百多戶人家。本集介紹登峰圳穿過鵝尾山後,來到平等里的農田區,順著平菁街走。另有坪頂新圳穿入到圳仔頭,流向平菁街42巷,這兩條水圳供應著平等里農耕與生活用水。歡迎賜正,作為修正參考。
10-2 平等里上新圳與舊圳
內雙溪三條古圳都是為了灌溉平等里的農田,坪頂舊圳與新圳穿過鵝尾山後,來到平等里的農田,坪頂舊圳在還沒有到平菁街93巷前,就改道匯入到坪頂新圳,然後進入到圳仔頭,繞道平菁街43巷,過平菁街至42巷(熟悉的櫻花巷),在末端回流到左側的菁礐溪支流。坪頂新圳中途還會分水至登峰圳,水圳設計精巧,且兼顧下游的生態。歡迎賜教,作為修訂參考。
10-3 平等里之圳仔頭
圳仔頭在平等里平菁街的上方,在之前介紹坪頂新圳流入到圳仔頭時已經大致介紹過水圳流經的景色,本集專門介紹流經圳仔頭中央的菁礐溪支流,這條支流經過整治,適合遊人在這裡漫步享受鄉野的景色。歡迎賜教,作為修正參考。
10-4 平等里櫻花開
平等里只是外雙溪源頭附近的丘陵地,住著五百多戶人家,周末假日會吸引些遊客光臨,平常時只是寧靜的小山城,不過每逢櫻花開放的時節,從一月至三月,寒櫻、山櫻與吉野櫻輪流開放,吸引無數賞花客上山,特別是櫻花巷與內寮的吉野櫻。本集專門介紹平等里的櫻花勝景。歡迎賜正,作為後續修正參考。
10-5 平等里,彩色水稻田
今年2020年五月中,知道七星农田水利会要在平等里復育彩色水稻,同時在關渡也種植了一片彩色水稻示範。從此後,約每隔就到平等里這片水梯田觀察記錄,平等里水資源豐沛,從前也曾種植水稻,現在以蔬果為主。今年種植了綠色、黃色、紫色與白色四種水稻。本集從六月下旬至八月中記錄水稻生長與結穗的情形,兼且記錄下方菁礐溪支流的生態,平等里海拔約400公尺,溪裡卻已經長滿外來種的藍寶石魚,大大壓縮了原生馬口魚的生存空間了。
其他
11-1 外雙溪的小鳥
本集介紹外雙溪流域記錄到的留鳥與候鳥,各區域中小鳥的分布各有不同。歡迎賜教,作為修訂參考。
11-2 狂風暴雨外雙溪
本集記錄了近年颱風對外雙溪流域的傷害,不過因為是颱風過境後才出發觀察,所錄得的畫面並非最激烈的時刻。因為外雙溪截彎取直,提高河堤,已經不可能有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的改變,所有的沙土最終會沖倒基隆河。歡迎賜教,作為修正時參考。
11-3 外雙溪追尋螢火蟲
本集介紹外雙溪流域追尋螢火蟲的經過。都會區要看螢火蟲,可能需要到比較大的生態公園,或私人的生態農場,要看野生的螢火蟲可能需要到山區,而且要選對時間點。四五月間在外雙溪、內雙溪追尋螢火蟲,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有一回在頂山聚落與桃仔腳橋之間,遇到整群的螢火蟲。秋天還有另外種類的螢火蟲,希望同樣幸運。
11-4 士林的落羽松
落羽松是臺灣很流行的觀賞喬木,因為能耐濕,常種植在水濱,或乾脆種植到水裡。士林也有多處種植,以士林官邸與原住民公園後方忘憂湖最佳,此間每年一月上旬,落羽松樹葉變黃陽光斜照時最美。
11-5 七月祭孤魂
農曆七月,各地都會舉行盛大的普度活動,士林與北投四角頭的主事者會有一連串活動,非常盛大肅穆,開關墓門,要走遍士林七處「萬善堂」,那是收納士林與北投無名遺骨的處所,有歷史久遠的,也有民國71年才建立的。在各墓葬區裡也有很多年代久遠而斷了維護祭祀的墓葬,實質上有名也變為無名了。本短片主要記述士林這幾處萬善堂的所在環境、所納何骨,以及一些孤墳。保今人平安外,也值得感念曾經見證過士林與北投發展的無名前人。
本短片從各年度的航照圖分析外雙溪流域下游,外雙溪、士林鬧區以及洲美的變遷,最重要的變化是基隆河與外雙溪下游的截彎取直與人口與房屋的增建,滄海桑田,變化讓人感慨。感謝中研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中心所提供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