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流域


雙溪生態可以分為外雙溪流域跟福德洋圳


外雙溪流域:

外雙溪主要由菁礐溪和內雙溪兩條溪流匯流而成,東吳大學以上的流域水質尚佳,是台北市民近郊遊憩之地。早年聖人瀑布和附近的天溪園由私人圈地經營,後來收歸陽明山國家公園。國家公園是保育和教育的基地,除了少數封閉保存外,其他區域還是有限度地開放遊覽,藉以傳達教育的功能。計畫團隊成員意識到環境生態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在文史保存中佔有重要的一環。區域環境生態的變化,伴隨著該地區文化的改變,例如士林鬧區本來為稻米的農耕區,如今變為住商的區域,改變了農田、灌溉系統,也改變了河川的面貌,故計畫成員決議納入生態教育。


福德洋圳:

福德洋圳是過去八芝蘭堡的灌溉水源,福德洋為當時地名,即今士林福榮、福祿、福樹、福文、舊佳、新佳等里。「福德」即土地公,「洋」即平原之意,係指雙溪,基隆河及劍潭山間之平原地域。康熙末年即建有福德祠,先民見此平原遼闊,於乾隆元年,佃民合力開鑿福德洋圳,至乾隆末年,於此芝蘭街就已形成,是勢林街發展的來源。該圳取水於雙溪,其灌溉雙溪、林仔口、士林街及洲尾庄一帶,但今圳路在都市發展下多已煙沒,其圳頭今經探查發現就在東吳大學,進水閘門雖已斑駁但依舊存在。福德洋圳代表該地區發展的歷史,但如今雖難以重現全貌,但它仍靜靜流過整個士林地區的下方,東吳位於水圳門口,應擔起文史保存的重任。


小組成員:

黃顯宗 (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


相關成果:

📒 走讀士林:福德洋圳參訪手冊

作者黃顯宗老師,於2021年12月出版《走讀士林—探尋福德洋圳失落的記憶》專書,將對於士林歷史發展有重要影響的福德洋圳相關資料記載下來,除了感念先民開拓的貢獻,也讓我們對於腳下土地的認識又更加深入。🌊

為了讓福德洋圳推廣給更多年齡層的學生與民眾朋友們知道,顯宗老師將專書內容簡化,也把原先較為艱澀的文字轉為更易讀的版本,讓重要的歷史脈絡也可以很親民,搭配沿途美麗的風景照與地圖的路線導引,讓這本手冊也可以是走讀的陪伴工具,歡迎對於士林歷史或生態地景有興趣的朋友,一起透過這本手冊來認識福德洋圳。📔

📔 走讀士林-探尋福德洋圳失落的記憶

福德洋圳如同人類的血脈,灌溉士林與洲美廣闊的農田近三百年,追尋古圳,感念先民開拓的貢獻。

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USR計畫「前世與今生—再現士林昔日百年風華」,以人才培育與文史保存為重點,主要策略為:將資源相互結合,以文化永續及產學合作為首要目標。《走讀士林—探尋福德洋圳失落的記憶》一書的出版希望讓這兩百年來曾經是士林主要的灌溉水源得以流傳。

👉作者自序連結

🛒 五南網路書店 🛒 博客來 🛒 誠品線上 🛒 金石堂

🛒 三民網路書店 🛒 墊腳石 🛒 TAAZE讀冊生活


相關活動:

相關講座:


口述歷史訪談:

郭肇富

(臨溪里里長)

黃慧芬

(溪山里里長)

施春明

(溪山國小校長)

黃顯宗

(東吳大學微生物系教授)


相關課程:




網頁計數器